• 上一年年度的最后一个月填写就好了
    2018-05-30 回答:3 995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没有的! 你可以在查询系统里查,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能不能通过还是得工商局审核为准! 比如你要注册的名称是:洛阳携创网技术有限公司 只需在查询系统里输入“洛阳携创网”看有没有相似的,没有的话通过率就会很高!
    2018-05-30 回答:2 1694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查询不到你给的名称
    2018-05-30 回答:5 1901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公司经营范围更变流程:   1、召开股东会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 ;   2、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   3、然后携带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原营业执照正副本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   4、领取并填写变更登记申请表,带上公章,法人章,连同上述资料提交;   5、领取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可以了;   6、然后到税务局变更下税务,税务局根据新的经营范围重新核定纳税金;税种;税率等。
    2018-05-30 回答:3 1277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工商机关已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了处罚决定,并向社会发布了公告,已经履行了法律程序。这个程序是合法、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虽然主体资格尚存,但其主体资格存在的意义仅是依法组织清算,并在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而不是随意恢复经营资格。如果允许企业再从事经营活动,那么吊销营业执照将失去其法律意义,也必将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提出挑战。从法律的角度看,恢复被吊销企业的经营资格确实是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特定原因,必须恢复其经营资格的现象,所以,以上的看法对一部分企业是完全适用的,但不能一概而论。   1、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主体资格尚存。如上所述,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只是剥夺了企业的经营资格,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其法人主体资格仍然存在。这是恢复企业经营资格的法律基础和前提条件。   2、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吊销执照后的清算程序和注销登记程序不完善。《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国家工商局工商企字(1997)183号文件认为,这其中的有关主管机关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权责令公司关闭的部门或机关,不包括公司登记机关。那么这种清算责任是谁的,不清算会有什么后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律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放任,造成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往往不去清算,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债务也不能清偿,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如果企业的经营资格被恢复,重新组织生产经营,债权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3、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企业营业执照的核发,是依申请作出的行政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在申请人具备了企业设立条件时,才能获得设立许可,比如筹备资金、确定经营场所、办理前置审批或许可等。申请和许可都是以社会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也可能形成了一定的商誉和无形资产,比如商标权、专利权、名称权等。如果企业具备条件,恢复经营资格,则可以减少申请人的申请成本和行政机关的许可成本,也可以使企业的无形资产得到体现,固定资产得到盘活,还可以带动职工实现再就业,保障社会稳定,从而从整体上节约了社会资源。   4、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事由很多,从实践中看,多数都是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参加登记机关的年检,而被依法吊销了营业执照,企业并没有其他具体的的违法行为。这种情况下,登记机关如果查明情况,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允许某些确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企业恢复经营资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可以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优化社会投资环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5、有利于推进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在对企业资格的认定上实行的是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同时确认的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企业登记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在目前经营范围管制弱化的背景下,企业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是商事登记立法的一个趋势。通过实行有条件恢复企业经营资格的做法,也是对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登记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2018-05-30 回答:3 3343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年报结果查询方法: 1、进入携创网(原中国工商注册网) 2、进入企业所属城市 3、点击“企业查询”按钮 4、进入“工商企业查询系统” 5、输入企业名称点击查询 6、点开查询结果详情 7、找到“企业年报信息” 8、查看年报结果 9、点击查看各年份详细年度报告 10、没有显示就是还没有公示成功,有就是公示通过了!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企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 (二)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企业自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之日起满5年未再发生第一款规定情形的,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出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什么后果: 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并记录在市场主体公示信息中,同时建立部门联动响应机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 企业今后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并对其企业法人、负责人在银行信贷、投融资、合同签订、海关签证、企业外籍人员工作证件等、将受到信用约束机制的影响。
    2018-05-30 回答:2 1550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记录不能删除,会保留下来的
    2018-05-30 回答:2 893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1 不赞同TA的回答:0
  • 如果是申报2017年的年度报告,可以直接在申报页面进行修改的
    2018-05-30 回答:3 1498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请参考:http://www.xiechuangw.com/beijing/yc/ 根据不同经营异常情形移出流程如下: 四种情形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因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3、因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责令的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4、因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018-05-30 回答:2 1009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 需要到工商局信息科进行修改,网上无法修改
    2018-05-30 回答:2 830人看过 赞同TA的回答:0 不赞同TA的回答:0
陈美玲
购物车 意见反馈